皮肤
字号

书剑盛唐 第486节

各级将领看着山坡上的旗号,连踢带踹的,把一干士兵一顿收拾,整顿好队形攻击。

抵抗是不可能有抵抗的,唐军从轰塌的城墙爬进去的时候,一个抵抗的敌人都没有。按部就班的往里推进时,天色已经黑了,打着火把进城的唐军先头部队的校尉,发现前面出现一群人时,抬手示意做好战斗准备。

一群高句丽士兵,抬着一个人出现在道路中央。为首的军官上前道:“我等降了,此城主也。”为首的校尉看一眼那个城主,坐在地上也不怕脏,一脸的傻笑,口水流老长。

这是,吓傻了么?没错,就是吓傻了,这还不是个案,整个安东城被吓傻的人好几十个。

对手的作战方式在理解范围内,守城的一方还是有心理优势的。但是敌人掌握了自己无法理解,无法抗拒的力量时,抵抗的意志自然消失了。安东军民上下一心的抵抗意志,被李诚搞出来的大炸B炸被了。

李世民顺利的进城了,城门已经被轰塌,清理之后天色已经很晚了。各部有条不紊的占据要害,连夜清理战场。李世民也不好意思睡觉,就在城主府内等候各路人马不断传来的消息。天明前后,各路将领陆续来汇报战果。

安东军民八万余,被炸死炸伤约三千,余者皆降!

唐军几乎没有付出任何伤亡代价,攻克了安东城,鸭绿江就在前方,高句丽腹地的大门被一脚踹开了不说,辽东半岛已经不战而取。

李世民总算是能安心的睡一觉了,交代了诸多事宜后,安心的睡下。

一觉醒来已经是黄昏时分,在老太监伺候下,一番梳洗出来时,堂前诸将都已经聚齐了。

“陛下,破城之术,可是仙家之法?”李道宗憋了一天一夜了,赶紧追问。

李世民示意众人坐下道:“先用膳,吃饱喝足,朕慢慢跟你们说。”

这个事情李世民心里其实想了很多,以前这些将领对于李诚的看法并不是特别的服气。一种主流观点是李诚用兵好冒险,喜欢出奇兵。兵法之道,在正不在奇。这个意思很简单,一力降十会。一直占据优势的唐军,对外战争时其实不愿意冒险的居多。

任何一个将领,在用兵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稳稳的赢对手,而不是去冒险。

李诚给众人的印象就是喜欢出奇兵,用奇谋。这个就属于冒险的范畴了。

李世民左思右想之后很是无语,李诚不是不会堂堂正正的用兵,只不过掌握了这种天地之力的手段,用出来可是太吓人了。以前为何不用呢?恐怕也是他自己没整明白呢。这大概就是李诚为何善待工匠的用意所在了。

一干人等只能忍着好奇心,胡乱的对付了一顿饱饭后,放下筷子端起茶杯,李世民咳嗽一声。早就停下了筷子,哪有心思吃饭了这会。

“破城之法,不是什么仙家之术,此火药也,乃自成山门秘术。各位卿家都在好奇,自成一身所学,师从何人?此前朕也好奇,然朕观自成并无不妥之处,爱其才而用之。”李世民不紧不慢的开口说话,自己给自己脸上涂脂抹粉。

这话啥意思呢?朕不关心李诚是怎么来的?只要他忠诚并且才干卓著,就大胆的用他。

至于为何没有采用李诚建议的仙家之术的说法呢?李世民深思熟虑后觉得,这种说法暂时没啥事情。但是自己千秋万岁之后,一旦火药的事情流传来了,不是为后人所笑么?明明是自然之法,格物之道,非要说是仙家之术,无知!

古人极为重视身后之名,李世民也不例外,思来想去,还是放弃封建迷信的手段了。

现场一阵骚动,李世民咳嗽一声道:“诸卿肃静,朕还有话说。”

众人安静下来,李世民继续道:“为战事计,火药之术是对内说的,对外还是说仙家天雷之法,以震慑敌酋,使之不敢抗拒天兵。”

众人轰然称“喏”,也没人再追问火药的事情,这种事情知道太多了不是啥好事。

李世民继续军事会议,提出一个问题,是继续南下,还是安顿好安东之后,班师回朝,以待来年再战。毕竟冬天不远了,再有半个月的样子,就该下雪了。

第五百七十三章 差别在于技术

第五百七十三章 差别在于技术

“陛下,臣敢问自成可有定见?”李绩一开口,现场一堆将领差点摔倒。这是李绩啊,智多星啊!居然还要先问一问李诚的意思?

李世民听了倒是一点都不吃惊,经过之前的预判交流和大炸B的洗礼,李绩还是觉得自己很牛X,那就是脑子不好使了。这时候出来表态,回头李世民说出李诚的建议,他不是丢脸是个鬼?战争之前的预判全都猜对,这样的李诚谁敢轻视?

“自成有言,我军旬日破安东,即刻深入,沿途守军必不敢抗拒天兵。即便有顽固分子,不为不下所缚,也难逃一炸破城的结局。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冬季来临,我十余万大军的后勤补给问题。”李世民道出李诚之前的判断,众人深以为然。

“我军得安东,短期内不愁粮草。唯恐深入敌境,补给线拉长之后,敌以小股部队袭击我运输线。即便敌之袭扰效果不佳,待我军至平壤城下,后勤所需也难持久作战。”李绩对此深感认同,这年月的后勤可真是个大问题。

十几万人要吃饭,每天的消耗就是个天文数字。当然也可以以战养战,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未必就能解决问题。而且还会导致更为激励的反抗。届时孤军深入,四面皆敌,就算想撤退都不容易了。

从安东到平壤千里之地,走都能走很久,沿途还有敌军的城池,就算敌军投降,占领之后也要分兵把守。正所谓强弩之末,不能穿鲁缟。

不是每个人都是隋炀帝那种疯子,战争之前没有算胜,就的先算败。利益不败之地,再争取胜利,这才是堂堂正正的用兵之道。

“自成还道,我军至鸭绿江畔,如见水师运输船队,则可继续南下,如不曾见,则停步于江畔,以待来年。”李世民笑眯眯的抛出后续内容时,众人皆为之露出惊惧之色。

这个李诚,算的有这么深么?水师有如此强大的能力么?十几万人的补给,走水路真的能解决么?别看都是老打仗的,也确实知道水运是最有效最便捷的运输方式。问题是走海路跟走运河完全是两个概念。

李诚既然这么说了,就一定是有相当把握。这大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水路联合作战吧?

李世民还在继续道:“得水师补给后,我军继续南下,至平壤城下,如见水师则战,不见水师则走。”李绩抬手道:“陛下,水师哪里来的如此多的粮草?”

李世民故作高深的笑了笑道:“此事,朕与自成自有安排。”其实李世民也不知道李诚的真正手段,但是不妨碍他现在装B。

“如能解决粮草,我军此番灭国不难。”长孙无忌在一旁平静的补刀。他是一点都不怀疑李诚的,因为李诚创造的奇迹太多了。李诚既然提出建议,长孙无忌就认为一定是能成功。

倒是李道宗微微皱眉道:“海运风险太大,用兵之道在于正,我军还是应当谨慎。”

李道宗这话没毛病,军事上还是要尽量避免冒险的。尤其是综合实力绝对强大的一方,没有必要去冒险。能稳稳的赢,就绝对不去冒险,毕竟战争是要死人的。

实际上看唐军对外的作战,冒险的时候还是很多的。经常是以少胜多,集中体现了唐军对自身战斗力强大的自信。当然军事冒险不可取,熟读史书的都知道这个道理。弱者才会去冒险,去赌博,以小博大。

不愿意去军事冒险最典型的就是诸葛亮,魏延提出走子午谷的谋略就是在军事冒险。诸葛亮拒绝了他的建议,而是执行了稳稳当当的出斜谷,先解决陇上的战略。

这是正面典型,反面典型就是明末的高迎祥了,他就是走子午谷,想出奇兵。结果孙传庭在出口处等的好辛苦,表示晒的太久,皮肤都晒黑了。开玩笑啊,其实就是想证明一个道理,军事冒险往往都是不得已而为之,逼不得已才会去干的事情。

最近的例子就是二战的日本了,当然日本的军事冒险不仅仅是战术上的,而且还是战略上的。冒险的结果大家都看见了,现在的日本从法理上来说,不算是个完整的国家。因为,这个国家是有外国驻军的。

“就按自成说的来办。”李世民直接拍板,众人纷纷应诺。实在是没什么好争议的。有了大炸B,坚固的城池就是纸糊的,安东城算是辽东境内最坚固的城市了,轰了一下就开了。

有个问题大家别搞错了,高句丽的发源地不是朝鲜半岛,而是辽东北部山区。就城池而言,安东才是历史最久远最坚固的城市。这是作为军事要塞来修建的城市。辽东的地形,加上这一时期的海平面较高,所以中原王朝攻击高句丽的路线,安东城是必经之地。

就算在坚固,也得硬啃下来。明朝的时候修了山海关,就是利用了辽东的地形。在冷兵器时代,关外想入关内,只能硬来。唐军破了安东城,接下来的困难其实反而小了。

半岛北部固然是地形险峻,但是也没有特别坚固的城市。只要后勤的问题解决了,继续进攻不会有太大的风险。现在的关键,就是看水师的粮食问题了。

李世民令李道宗为先锋,率部直逼鸭绿江畔。先头探马还没到江边呢,就看见了茫茫多的船只在江面,甚至连浮桥都架好。李道宗闻讯大喜,一面派人往后通报,亲自带着卫队上前来见水师的人。没见着李诚,倒是见着了许敬宗。

李道宗颇为惊讶的问道:“辛苦了,为何不见自成?”

许敬宗抱手笑道:“自成所踪,敬宗亦不知也。自成有书信一封,命许某呈与陛下。”

许敬宗心头乐开了花,登州几年的苦没有白吃了,没耽误级别的晋升不说,李诚还创造了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。这一仗打完了,回长安加官进爵不是问题。

首节上一节486/512下一节尾节返回目录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