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
字号

书剑盛唐 第100节

李诚都在干啥?编写《三字经》,这玩意是开蒙的利器。而且,还卖的非常的便宜。

李诚是不搞儒学经典,但是有人在搞啊,谁啊,皇帝啊?

有点脑子人都会这么想,这李诚是跟着皇帝的指挥棒在动啊。

李诚不入朝为官,代表士族利益的官员,想找李诚的麻烦呢,还没个机会。

李诚住在长安,皇帝的眼皮下,谁敢去动李诚,那就是激怒皇帝。

所以,李诚在此之前其实是很安全的。还不算他拉上的一帮利益同盟。

魏征其实一直在等,或者说魏征为代表的一群官员,一直在等,等一个机会,一击必杀!

天下作物合适大规模种植者不外五谷,亩产千斤,你开什么玩笑,这不是欺君是什么?

只能说,魏征的眼界太窄了!不能说他无知!知道的越多,越怀疑这个数字。

“欺君?呵呵,魏相上嘴皮碰下嘴皮,李诚就欺君了?这天下的道理,都在你的嘴里不成?”李诚必须配合皇帝,给魏征一个教训。这样皇帝满意,李诚今后也少很多麻烦。

“李自成,不要偷梁换柱,此物亩产千斤,你可是当着大家的面说的。难道,这还不是欺君?”魏征大声呵斥,这一次,他有绝对把我,置李诚于死地。

不谈李诚对士族的威胁,单说李诚这个人的举动,就不附和魏征的价值观。尤其是见识到李诚一门心思拍皇帝马屁的嘴脸后,一个清晰的印象在魏征的心目中根深蒂固。

“才能越强大,作为一个奸佞,造成的危害也就更大。”这就是魏征要弄死李诚的另外一个原因。魏征也是有自己坚持的人,而不是单纯的给山东士族利益代言。

至于现在李诚不入朝,不等于以后也不入朝。这么说吧,李诚入朝,不过早晚的事情。

“还没见到收成,你就要喊杀喊打。魏相,你就是这样辅佐陛下治理天下的?”李诚笑呵呵的反问一句,所有人都忽略了这个问题。在这个平均亩产不过二百斤的时代。

是啊,还没到收成的时候,你要杀人?

就这么一句话,众人从理所当然的心态中跳出来了,对啊,这不是还没到收成的时候么?

有人理解,这是缓兵之计,但是作为皇帝的李世民的心,却在激动的跳跃。

这事情,可能是真的。这就是李世民激动的原因,因为李诚侍君以诚。魏征的脸瞬间涨红了,他确实是出现了思维盲点,但是就这么认输了,就不是魏征了。

第一百二十七章石破天惊

“陛下,臣鲁莽,过早下结论。不过待到秋收,臣还是要来看看产量的。故,臣请陛下派宿卫进驻李庄,看好种下的每一块地。”魏征原本信心十足,但是这个时候不知道为何,心里有点发慌了。难道说,

自己太着急了么?也是啊,等一个机会弹劾李诚,太难了。

魏征要杀李诚,不等于这一次就能杀掉。就算李诚欺君了,魏征也弹劾了,也未必能杀掉。魏征要做的是,降低李诚对皇帝的影响力。从这点来看,他的目的达到了。

但是还有一个问题,那就是李诚对皇帝的影响力,真的已经到了必须去影响的地步么?考虑到李诚的年龄,还应该注意另外一个问题,那就是太子对李诚的观感。

“太子,你怎么看?”李世民注意到了李承乾的表情变化,厌恶!没错,就是厌恶。

李承乾看李诚的时候,眼神里充满了厌恶。具体原因,李世民不知道。

李承乾其实也不是很明白,他为何要厌恶李诚。回头来看这个问题吧。

最初,李诚进入李承乾的视野时,因为几位领兵的大将,在奏折上都提到了李诚。

但是随后呢,李诚却以诗名传遍长安,尤其是“闺中不识李自成,貌若天仙亦枉然。”这两句话,一下就把李诚的名气抬起来了,也留给李承乾一个贪花恋色的印象。

重点还是李刚这个太子师,提到李诚和武顺的关系时,说了一句“才情可嘉,实无德也。”

这句话深深的刻在了李承乾的脑子里,提到李刚这个人呢,很有趣。大文人嘛,但是他辅佐的每一个太子,最终都完蛋了。简直是“太子杀手”!

李刚的观点,实实在在的影响到了李承乾,导致长孙无忌的劝说都无功而返。

这一年的李承乾,还没走上不归路,算是一个合格的储君。

还有一个隐藏的因素,没有人知道,那就是李承乾虽然瘸了,但是他自视甚高。对才华看起来在他之上的人,天生就有一种抵触。对李泰如此,对李诚就更是如此。

综上所诉,在李世民问及李承乾的时候,李承乾的态度很明确,旗帜鲜明的支持魏征:“父皇,粮食关乎朝廷安定大局,魏相所言,老成谋国,儿臣深以为然。”

李世民心里闪过一道失望,看看李承乾已经长出胡子的下巴,心道:还是太嫩了一点啊。

“自成,你有话要说么?”李世民转头看看李诚,不料李诚当着众人的面,噗嗤一声笑了。李世民淡淡道:“有什么好笑的,说来听听?说的没道理,治你一个君前轻佻之罪。”

“陛下,臣之所以觉得好笑,是因为有的人天生就有理。不管他做了任何事情呢,都先站在一个道德的制高点上,然后去谴责别人。至于他做的对和错,并不重要。”

李诚说到这里,稍稍停顿,朝李世民拱手道:“陛下,微臣要弹劾魏征,无故构陷微臣,请陛下为微臣做主。”李诚说完,轻蔑的看了一眼魏征!

现场所有人的脑子里“轰”的一下,炸了!出现了很诡异的平静!

从来都是魏征弹劾别人,喷的别人不敢还嘴,抱头鼠窜。但是现在,有人弹劾魏征。这个人是李诚,而且李诚的做法,看着就比魏征高明。

魏征是怎么干的?直接要求李世民宰了李诚,李诚则是把决定权,交给了皇帝。

高下立判!如果不是李诚站在那里,就是一个玉树临风的小青年,下巴上的胡子没多少。大家还以为他是个混迹朝廷多年的老贼呢。

魏征太急了,很多人在心里这么说。魏征开始也这么想,现在却认为未必,因为等到秋收再弹劾,效果就要打很大的折扣。现在反而正好!先弹劾一次,降低印象分。

下一次,秋收的结果出来了,李诚在劫难逃。弄死李诚的话,不敢保证,但是断了他进入朝堂的路,倒是八九不离十了。

所以,魏征被反弹劾的时候,还是很吃惊的。他没想到,李诚会紧紧的咬着不放。

“呵呵。自成,你说你想怎么样吧?”做主?呵呵,你小子想让朕替你做主?朕要信你的邪啊!你这小子,鬼知道憋着什么坏呢?上次你是怎么玩惨窦德素的,朕可记得呢。

一脚直传,球又回来了,众人保持安静,看着李诚的反应。

本以为李诚会哭天抹泪的叫屈,不料李诚只是淡淡一笑:“没想怎么地,就是等到收成的时候,如果臣所言不虚,还请魏相当着诸位的面,给臣道个歉就行了。”很简单的要求,但却是堂堂正正的阳谋。魏征躲都没地方躲。历史上的魏征,那是一代名臣。站在后人的角度看,更多的是敬仰。但是真的出现在唐朝,为了自身的利益,李诚也只好说一声对不起了。你

要代表山东士族,我要抱紧皇帝的大腿。各为其主吧!

只是当众道歉?这个结果,让所有人大失所望了。李世民也很失望,李诚如果要求魏征下台,那多好啊。身边少个喷子,会少很多的麻烦。

转念又一想,其实也不错啊,让魏征当众道歉,画面太美了。魏征想过李诚会说什么,叫屈,要求自己下台,甚至流放,或者还自己一个“请诛魏征”。这些魏征都不怕,因为对魏征来说,没有实质性的伤害。反倒成全了魏征直言敢谏的美名。唯独这个道歉,没有聊

到,但是对自己的伤害才是最大的。

为什么这么说呢?很简单,让魏征下台、流放、甚至诛杀,这都不符合李世民努力打造一个仁君+明君的形象。魏征是言官,因言罪人,坏的是皇帝的名声。

首节上一节100/512下一节尾节返回目录

推荐阅读